第1036章.除夕夜(二).(1/1)

新ak小说 网 www.novelwuxia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这天晚上,德庆皇帝在赵颖儿寝宫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后宫。

收到消息之后,宫中众人的反应各有不同,有些人忧心忡忡、有些人幸灾乐祸、还有些人则是心中羡慕着张招娣的“幸运”。

不过,宫中太监们并无太多想法,他们依附皇权而生,德庆皇帝的举动再是如何出格,他们也都是视而不见、极力配合,只要德庆皇帝开心就好。

实际上,就在德庆皇帝胡搞乱搞之际,宫中的一众大太监也正是相聚一堂、摆宴庆贺除夕。

宫中太监们也是人,除夕之夜伺候着皇帝与妃嫔们结束了除夕宫宴之后,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除夕夜宴。

内廷十二监衙门,平日里也是冲突不断、争权夺势,其中又要以司礼监与御马监的矛盾最为显著,这两个衙门分掌文武之事,可谓是权高位重,前些年一直是司礼监压制着御马监,但近段时间因为司礼监屡次办事不利的缘故逐渐失了圣眷,御马监又在陕甘三边与河套地区收获了一些功绩,双方的势力影响也就逐渐平衡了起来。

但每年的除夕之夜,这些内廷衙门的大太监们都会暂时放下矛盾,相聚在一起喝酒吃宴,哪怕是心里再是如何不爽对方,在这场酒宴上也不会表现出来。

这是因为,每年主持这场除夕酒宴之人,乃是内书堂总管刘清!

明朝太监自从是得到了参政之权以后,宫内就设下了内书堂,专门用以教导太监们读书识字,而刘清掌管内书堂已是长达二十余年,内廷之中那些举足轻重的大太监,绝大多数都是出身于内书堂,也都是刘清的学生。

所以,刘清在内廷的威望之高、资历之深、人脉之广,自然是无人可比,任谁都要卖给刘清几分面子,。

每年的除夕之夜,刘清都会摆下几桌酒宴,用以招待宫中的大太监们,这般做法既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影响力,也是为了化解内廷矛盾、团结十二监衙门,众位大太监这个时候也不敢轻易造次,总是会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与团结。

而今年的除夕宴,较之往年又有一些不同,因为德庆皇帝的数次整顿与清洗,有好几位大太监都受到了牵连,最终也皆是惨死于杖毙,所以今年的除夕宴就少了许多熟悉面孔,但也多了好些个新面孔。

这些新人能被刘清召来参加这场除夕宴,就代表着他们已经迈入了内廷上层,这个时候自然是充满了得意与兴奋之意。

而在诸多新面孔之中,又要以两个人最为耀眼,分别是刚刚返回京城的陕甘督军李如安、以及新任的东厂秉笔太监孙贺。

在内廷众多太监之中,如今就要以他们二人风头最盛,也最得德庆皇帝的信任,尤其是他们二人的年轻都不大,可谓是内廷十二监的新生代领军人物。

刘清也很看好他们二人,认为李如安与孙贺乃是内廷十二监的未来柱石,就刻意把他们招过来与自己同席而坐、亲切交谈。

坐在刘清身边的几位大太监,分别是司礼监掌印吴信泉、御马监提督徐盛、东厂厂督孔镇、西厂厂督吴忻彦、德庆皇帝身边的长随太监张德、内承运库总管太监孙忠等人,皆是内廷之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李如安与孙贺如今能与他们同席而坐,就代表着他们二人已经迈入了内廷上层的核心圈子。

酒宴开场之后,众位大太监的话题也是围绕着这两位新人展开的。

孙贺同样是刘清的学生,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较为熟悉,所以刘清与孙贺稍稍聊了几句之后,很快就把注意力转向了李如安。

说起来,在众位大太监之中,也唯有李如安不是出身于内书堂,所以刘清心中对于李如安也就有些排斥,并不希望这样的“外人”占据内廷高位,但李如安的崛起速度太快了,加入内廷还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了御马监提督徐盛的心腹,随后又在陕甘三边与河套地区跟随朝廷大军立下了显赫功绩,已是再无可能压制,只能是尽可能的拉拢。

所以,与李如安交谈之际,刘清也就刻意的展现了一些亲近之意。

“如安你入宫之后的所作所为,咱家已经听徐盛详细讲过了,你这段时间在边疆战场的表现,咱家也是尽数看在眼里,堪称是内廷之表率,咱家甚为欣赏!

近年以来,内廷数次的办事不力,也就逐渐失去了圣眷,遭到陛下多次的整顿与清洗,咱家的往日门生也是损失惨重,幸好还有如安你这样的英才有所建树,总算是让内廷挽回了些许颜面……唉,也是咱家教授无方,昔日的门人学生大都是流于庸碌,还要让如安你这样并非是内书堂出身的人出面为内廷争光,每当是想起这般情况,咱家就觉得愧对于陛下啊……”

说话之际,刘清的一张老脸上满是失落之态。

李如安的心思玲珑剔透,听到刘清的这般表态,又哪里还不明白刘清的暗示?

于是,李如安连忙是表态道:“众所周知,内廷之中的所有宦官,唯有经过内书堂的传授才可以独当一面、委以重任,晚辈又岂能例外?虽说晚辈并没有真正在内书堂学习过,但晚辈一直都跟在徐督身边,能有今日成就也全是因为徐督的言传身教,而徐督则是刘总管的学生,这样说起来,晚辈就是刘总管您的徒孙啊,也能算是内书堂的出身,所以刘总管您大可不必见外!”

听到李如安的这般表态,徐盛也是面现得意,只觉得李如安得势之后也依然是忠于自己、忠于御马监,也就跟着表态道:“是啊,刘总管您老人家可千万不要多想!李如安忠于内廷,绝不是外人,我就是按照您当年教导我的手段来教导他的!所以,他就是您老人家的徒子徒孙,若是您老人家还觉得不够,李如安他如今已经返回了京城,也会一直留在宫中,往后就让他多去内书堂走动几次、补几堂课也就是了,您到时候也帮着我再是好生教导他一下。”

刘清面色稍缓,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认了如安当学生吧,从今往后,如安你也就是自己人了,咱们内廷中人都是可怜之辈,不仅是从前出身疾苦,如今也是朝不保夕,最是需要团结一致才行。”

就这样,只是几句话的功夫,李如安已是寻到了“师门”、成为了内廷的正统出身,他的诸般功绩也就有了刘清的一份功劳。

接下来,刘清又刻意关心了李如安的家世出身,态度间的亲近之意也多了几分真诚,但言语之间不乏试探之意。

而李如安对于这般情况早就有所准备,回应之际也是滴水不漏,表现出了一种有野心、有能力、但无根基背景的形象。

随后,刘清很快就谈到了正题,开口问道:“你返回京城之后,可是已经拜见过陛下了?”

李如安连忙点头道:“晚辈返回京城之后,就第一时间向陛下复命了,也向陛下他详细讲诉了陕甘三边与河套地区这段时间的战事经过,陛下他很是满意,还赏赐了我一笔金银。”

刘清又问道:“你卸任了陕甘督军之后,陛下对你可有什么新安排?”

李如安又答道:“陛下并没有详细安排,只是让我年后前往御书房办事。”

刘清点了点头,一张老脸上满是谆谆教诲之意,好似是全心全意为李如安谋划着未来前途,缓缓说道:“前段时间,御书房泄露了陛下的消息,所有的相关太监都被陛下杖毙了,御书房掌事太监的位置也一直空悬着,依咱家看来,这个位置就是陛下他刻意为你而留的!你办事得力、忠心耿耿,也通晓笔墨之道,正是上佳人选!

现如今,陛下他命你前往御书房做事,倒也印证了咱家的猜测,等你在御书房学习一段时间,被陛下亲自考察过之后,想必这御书房掌事太监的位置很快就会落入你的手里……

御书房不比其它地方,许多朝廷大事都要在那里决定,陛下的许多机密也都会在那里出现,所以御书房掌事太监不仅要文墨本领出众、也要懂得察言观色,最重要的是嘴巴要紧,还要看管好下面人,绝不能再有消息泄露之事!有些消息无关紧要,泄露给外朝臣子赚些人情与好处也就罢了,但另有一些消息,是绝不能向外人泄露一丝一毫的……

这里面的尺寸拿捏,你今后要多多向张德讨教一下,他追随陛下多年,一直都被陛下所信任,同时又能与外朝权臣们相交好,这里面的功夫与火候,可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李如安连忙是表示受教,然后又向张德表示了今后请教之意,张德也是含笑答应了。

不过,李如安表态之际,心里又暗暗有些猜测与警惕,只觉得刘清的这番教导似乎另有深意。

根据刘清的说法,御书房里的那些敏感机密的消息,并非是绝对不能有任何泄露,而只是不能泄漏给“外人”,但究竟哪些人是属于“外人”?又有哪些人是属于“自己人”?

就在李如安暗暗思索之际,刘清很快就揭露了答案。

“明天就是陛下的寿辰了,还有万国来朝、祭天大典,当真是热闹非凡……等到这一切结束之后,咱家就会寻机会让你与七皇子殿下见上一面,你应该也听说了一些消息,陛下他已经厌恶了现任的储君太子、有意让七皇子殿下成为新的储君,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对于咱们内廷而言,这也是一件好事,七皇子殿下与现在的那位太子不同,对待咱们这些无根之人一向亲善,也愿意重用咱们……所以,你若是能与七皇子殿下提前交好,今后就只有好处、绝无坏处,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

听到刘清的这般言论,李如安却是突然间想起了赵俊臣传给自己的警告。

李如安返回京城之后,自然是不能正大光明的去见赵俊臣,两人只能通过一些无法辨认字迹与来源的纸条暗中联络。

利用一些隐秘渠道,李如安向赵俊臣通报了自己的情况之后,赵俊臣传给李如安的回信却是只有五个字——“小心七皇子”。

收到赵俊臣的回信之后,李如安不由是有些奇怪,因为七皇子朱和坚一向是风评极佳,并非是一个心狠手辣、城府深沉之辈,赵俊臣为何要让自己警惕于他?

这个时候,见到刘清亲自出面为自己与七皇子朱和坚之间牵线搭桥,李如安终于是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然后,李如安暗暗观察着周围众位大太监的反应,却见到众人之中,那些稍为年轻一些的大太监,譬如说是东厂秉笔孙贺、内承运库总管孙忠、尚膳监掌印王叶等人皆是微笑点头,似乎是很认同刘清的这般说法;而那些年纪稍大一些的大太监,譬如说是司礼监掌印吴信泉、御马监都督徐盛、德庆皇帝的随身太监张德等人,这个时候却皆是鼻观口、口观心,就好似完全没有听到刘清的这一番话,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很显然,这些内廷大太监或是已经暗中投向了七皇子朱和坚,又或是暗中默许了七皇子朱和坚对于内廷的渗透与控制。

见到这般情况,再联想到赵俊臣的警告,李如安不由是心中悚然一惊!

七皇子朱和坚对于内廷的渗透已是这般严重,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然是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布置了!

这样说来,七皇子朱和坚所表现出来的谦逊温雅、守礼知节也就全是伪装了!

这么多年以来,朱和坚的伪装竟然一直都没有被人发现,还悄无声息的逐渐控制了内廷,这般城府深沉可谓是可怕至极,也难怪赵俊臣要提醒李如安小心他了。

心中暗暗惊骇之余,李如安却又觉得这也许能够成为自己摆脱赵俊臣控制的一次机会,至少也能让他左右逢源、为自己争取好处。

于是,李如安很快就答道:“晚辈是内廷中人,自然是与内廷共进退,一切任凭刘总管您安排就是!”

*

相较于赵府的热闹与温馨、皇宫的荒唐与暗流,远在洛阳城查案的太子朱和堉,这个时候的情况却是冷冷清清、心中也是充满了凄凉之意。

明明是除夕团聚之夜,就算是太监们也是相聚一堂,但朱和堉如今却是远离京城,只能滞留在洛阳城内,身边也没有几个亲近之人可以陪伴,只能是独自饮酒以排解心中悲苦。

悲苦之余,朱和堉的心里还有些激愤与无奈。

他这次赶到洛阳城,乃是为了调查福王的乱政违纪之事,但一切事情都是极不顺利。

时至今日,任谁都知道他很快就会失去储位,各级官员见到他之后也不免是暗中轻视,只剩下了表面上的恭敬,但完全不会认真配合朱和堉做事。

朱和堉离开京城的时候,三司衙门与厂卫的态度就有些怠慢,只是安排了一些不被重视的底层官员跟随朱和堉,这些官员跟着朱和堉离开京城之后也是不情不愿、怨气十足,只认为是朱和堉耽误了他们的新年时光,同样是办事敷衍、毫无效率。

再等到朱和堉抵达了洛阳之后,不谈福王的敌意十足、极力排斥,洛阳官员对于朱和堉的命令也都是阳奉阴违、刻意拖延,一直是拖到除夕之夜,朱和堉的调查依然是毫无进展。

洛阳是一座大城,除夕之夜也是万家灯火、照耀全城,鞭炮声接连不断,偶尔还能听到一些不知源自何处的欢声笑语,颇是有些热闹。

这样的环境之中,朱和堉反倒是倍感凄凉,只觉得满天下仅有自己一人、孤苦无靠。

但孤独也有孤独的好处,朱和堉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一些他从前一直都没有机会认真思索的事情。

譬如说,吏治!

满朝的官员之中,为何总是贪官多、清官少?为何总是奸臣得意、良臣失势?自己明明是志向高洁,为何就不能得道多助?愿意真心为江山社稷付出的官员,为何总是少之又少?为何自己总是寻不到几个同道之辈?

针对这些问题,朱和堉曾经请教过前任太子太师肖温阮,也曾经询问过赵山才,甚至还专门讨教过赵俊臣的想法。

他们的回答各有不同,反倒是让朱和堉愈发迷惑了。

于是,朱和堉决定自己思索。

……

恩,第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