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颇同志实现了他的梦想(第三更)(1/1)

在无数赵国民众的翘首以盼之中,赵丹所乘坐的马车缓缓的驶入了大营的大门之中。

赵丹的车驾乃是以六匹火红色骏马所拉,车顶乃是一顶金红色帷盖,又有一条金色青铜小龙位居其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极其耀眼。

马车的两侧车轮高度几乎有一名成年男子那么高,前方是一名驭手,后方的敞篷式车座样式和后世的大沙发有些神似,之中便是赵丹和王后韩婉两人并肩而坐。

今日的赵丹同样摒弃了平日里所喜欢穿着的胡服,而是改为周礼之中的红蓝色深衣王袍,头戴金色王冠,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满面红光,不时朝着两边的群众们挥手。

不知为何,当赵丹看着两边黑压压的人群朝着自己欢呼的时候,突然有种想要喊一句“同志们辛苦了”的冲动···

在赵丹的车驾面前是八名年轻的赵国将官开路,这些将官们个个着甲带弓佩剑,坐在马上腰杆停的笔直。

而在赵丹的车驾左右两边还有八名文官捧芴随行,这八名文官的年纪同样也是极为年轻,个个都是一袭深衣正装,走路时一举一动都完全合乎礼节,看上去分外有一种认真和严肃的感觉。

而在赵丹的车驾之后还有着许多马车,上面坐着的都是一些赵国的重臣,包括赵胜、赵豹、虞信等等,几乎整个赵国政坛之中有名有姓的大臣们全部都到场了。

不仅如此,赵国的几位公子、公主同样也登上了马车,跟在赵丹身后的车队之中一起到来。

除赵丹的王驾之外,赵丹之后还有九九八十一辆臣子们的随行副驾,六六三十六辆赵国的护卫车驾,整整一百一十八辆马车在无数赵国民众的欢呼声之中一路驶入大营,直至大营之中的高台面前。

赵丹和韩婉并肩下了马车,率领着身后一众随行人员缓缓的登上了高台。

在高台的最中央摆放着三面大鼎,鼎前各有一桌,摆放着酒、牲畜等祭品,每一鼎旁边各站着三名赵国祭祀,每一名祭祀手中又各执两柱正在燃烧的长香。

赵丹独自一人上前,从右至左分别来到大鼎面前,并从鼎旁祭祀手中接过长香,朝天三礼后将长香分别插入大鼎之中。

就在赵丹进行着这仪式感十足的动作之时,一旁还有一名十分苍老的祭祀在念着一篇祭文。

这祭文听起来颇为晦涩难懂,似乎是来自上古时代的某种语言,抑扬顿挫之中又带着奇异的好似唱腔般的音调。

就在赵丹上香完毕之后,老祭祀的祭文也终于念完了。

在老祭司的率领下,七名祭祀朝着赵丹同时行了一礼,随后退下了高台。

当这七名祭祀退下高台之后,包括赵丹在内的所有人都悄然松了一口气。

繁文缛节总算是结束了,终于可以进入正题了。

赵丹迈步向前,来到了高台的最前方。

在高台之前,黑压压的站立着数千名赵国将士,这些都是赵国的功臣。

无数道目光自四面八方而来,聚焦在了赵丹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开口。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缓声开口。

“廉颇何在?”

一袭戎装的老将军廉颇大步上台,朝着赵丹恭敬行礼:“臣在!”

赵丹看着面前的廉颇,开口道:“廉颇,率军破秦于长平,为寡人得上党郡之地,实有大功于寡人,有大功于赵国也!今封廉颇为武信君,以柏人为封地!”

即便是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廉颇在听到赵丹的这句话之时,仍旧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一时之间不能自己。

这位老将为了赵国戎马半生,终于在这将近六十岁的年纪,等来了这位极人臣的封君之爵!

廉颇屈膝朝着赵丹下跪,高声道:“谢大王!”

赵丹看着廉颇,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虽然说廉颇的能力比起白起来说的确是略逊一筹,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位老将对赵国的忠心和一直以来的功劳,的确配得上这武信君的封号。

当廉颇下跪之时,赵丹同样也微微俯身,朝着廉颇行了一礼。

君臣互拜之后,廉颇站起身来。

赵丹从一旁侍立的繆贤手中接过了一张帛书和一枚小小的印章,交到了廉颇的手里,对着廉颇笑道:“今后也希望武信君能为赵国多多立功才是。”

廉颇小心翼翼的接过了这封任命书和封君印玺,无比郑重的朝着赵丹说道:“臣,敢不为大王效死!”

也就在君臣两人交谈的同时,分散在大营四处的上百个喇叭兵也同时举着喇叭,将赵丹的封赏大声的公布了出去。

得知廉颇获封武信君之后,整个大营之中的赵国民众瞬间沸腾了,欢呼声响彻天际,无数双手在空中挥舞着,让这座大营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从今天开始,再也没有什么秦国百战百胜的武安君,只有赵国这位无往不利所向披靡的武信君!

就在这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之中,赵丹开始了对下一位功臣的封赏。

“乐乘何在?”

乐乘同样大步上台,来到了赵丹的面前:“臣在!”

赵丹看了乐乘一眼,道:“乐乘,汝为副将之职位,于长平一战之中协助廉颇击败秦军,有大功于赵国。寡人升汝之爵位为中卿,赏金十万,田一千,奴婢五百,并命汝为南军中郎将,掌羽林、虎贲两军,拱卫邯郸!”

作为副将,乐乘之前的爵位是中大夫,这一次直接跳过了上大夫的爵位晋级到中卿,距离上卿也不过只有一步之遥了。

乐乘同样无比的激动,朝着赵丹下跪行礼:“臣谢大王!”

在廉颇和乐乘之后,一名又一名的赵军将领上台领赏,每一次的赏赐都通过无处不在的喇叭兵们广而告之,让在场的赵国民众之中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欢呼之声,更得到了无数的羡慕眼神。

······

就在广场的一个角落,一名不久之前才因为害怕上战场会死而被打了一顿的少年郎突然抓住了身边一名大婶的手:“娘!”

大婶诧异的回过头来:“甚事?”

少年的语气无比的坚定:“娘亲,小郎日后亦要去从军!”